1月8日,教育部示范院校建设项目评审及论证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于德弘教授应邀来到我院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
8日上午,在陈智院长和陈粟宋副院长的陪同下,于教授对我院医学系、机电系、艺术设计系、电子系等各系的实训基地、华南家电研究院和艺术设计系毕业生作品展进行了四个多小时的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于教授对我院的实训基地建设既有肯定,也从许多细节上指出存在的毛病。他希望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不要忽视细枝末节,于细微处显精神,并以此在无声中让学生得到熏陶,逐渐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
下午,于教授不顾劳累,为我院做了示范院校建设有关问题的讲座。学院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及院级和院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的负责人参加了讲座。于教授从示范工程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讲起,他要求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工作。在示范工程建设中,要明确“怎样示范”和“示范什么”这两个问题,要建好“一个平台”:正确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四个支柱”: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十个问题:一是建设目标。要坚持高标准、重点建设;要突出学院的优势和地域优势;要适应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关键是适应未来的发展;一定要高度重视目标的动态特性,在制定目标中要留有余地。二是做好规划,包括长远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三是尊重教育规律。一定要加强对教育规律的研究,目前,顺德学院高水平的教研论文数量还不多,要加强研究。认真抓好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转变。理顺教育教改思路,做好总体设计。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教育教改的措施,做好细部设计。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学生德智体美劳怎样协调发展的关系;顺德与省市及全国的关系;学院发展的规模、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建立健全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四是牢固树立、落实、深化“育人是根本、学生是主体、质量是生命”的思想。五是高等重视学生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学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再培养,教学方法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教师教学思想、教育宗旨的反映。此外,大家要高度重视学风的转变,学风的转变比教风的转变难度更大。六是环境建设。顺德职院的硬环境建设已无后顾之忧。但更重要的是软环境建设,包括学风、教风和党风建设。七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这一方面,顺德职院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风气之先。八是做好体制、机制及制度的改革与建设。九是示范工程申报书、建设方案、任务书、任务清单的制作。十是在学院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加强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
讲座结束后,陈智院长和陈粟宋副院长都认为,于教授在长达四个小时的报告中,以教育家的高度和技术专家的严谨,对我院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很好的意见及建议。陈智院长说,今天的讲座,就是对全体干部的一次动员。进入2007年,我们的任务十分繁重。主要任务有两项,一要争取进入示范院校的行列。二要组建高职高专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于教授提出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思考、学习、消化,并带入工作中来。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对学院的“十一五”规划要做调整。细节反映作风、关系成败,要引起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以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开展我们的一切工作,使学院的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
链接:
于德弘教授简介:
原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总监。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加工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分委会副主任;塑性工程学报、中国大学教育等杂志编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等16个学术学会的委员、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
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教育部、财政部、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发表论文48篇,编写教材、手册、译著5本;和各级科技、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专利4项。
现被聘为教育部高职院校领导能力培训专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评审及论证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