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要闻

海峡两岸近百名专家齐集我院共同探讨通识教育

2006年11月08日 00:00   学院办公室宣传教育中心   点击:[]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黄俊杰受聘为我院名誉教授

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我院和台湾通识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在我院隆重召开。海峡两岸近百名专家、学者会聚一起,深入探讨21世纪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互动与融合,共商培养合格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学生的教育大计。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黄俊杰受聘为我院名誉教授。

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处长林宇,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处长王龙,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国兴,顺德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亚娟,广东省教育厅副厅级巡视员文传道,佛山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洁,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黄俊杰,台湾通识教育学会理事长、辅英科技大学校长张一蕃先生,台湾正修科技大学校长龚瑞璋,台湾通识教育学会理事、元智大学通识中心主任王立文,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副社长雷克啸,《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编张应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增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广东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万敏,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军宪,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鹏飞等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台湾通识教育学会理事长、辅英科技大学校长张一蕃先生在致辞仲说,台湾2000年以前就已开始和内地高教界密切联系,这次来到顺德学院,看到太阳集团tyc4633的标志性建筑——智慧门就代表一种通识教育的精神。

陈智院长在欢迎辞中说,欢迎海峡两岸学者到太阳集团tyc4633做客,共同探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互动机理,探讨二者融合的途径和方法,主题切中时弊,与时代脉搏共振,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一致。

顺德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亚娟向与会专家、学者在简要介绍顺德的情况之后说,太阳集团tyc4633是顺德本土乡亲和海外乡亲的心系所在,职院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顺德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办好顺德职院是顺德人才兴区、科技强区的需要,希望顺德职院打造品牌成为职业院校中的清华,并表示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顺德职院的发展。她衷心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大陆和台湾高等教育界能够进一步加深了解,加强联系,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取得成果。

开幕式后,全体代表在我院标志性建筑——智慧门前合影留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欧美已实行了百余年,是高等教育理论中既经典又最具活力的部分,其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大学的责任。然而大学所提供的不应只是专门知识和技术的训练而已,更重要的是充实基本素养的通识教育。正如台湾通识教育学会理事长、辅英科技大学校长张一蕃所说,“若把通识教育抽离,大学就沦为一所高级的职业训练中心。

通识教育强烈碰撞着我国高职教育界时下“一技之长”等高职教育培养观念。与会专家认为,普通高校要进行通识教育,高职院校更应进行通识教育。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的主要弊端是专业技术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文化素养狭窄,不符合现代社会对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思辨和创新人才的需求。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已不再满足于让学生仅仅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具备可以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和素质。高职教育的现状逼迫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通识教育模式与举措。

大学通识教育是指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向全体大学生提供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其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社会合格公民。台湾通识教育学会是一个以研究、规划、促进大学通识教育为宗旨的教育学会,有关这方面的研讨会在台湾、天津、上海、广东、武汉等地已成功举办过几次。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旨在为促进海峡两岸通识教育的研究与交流,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共同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此次会议将以“21世纪大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互动与融合”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黄俊杰等14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互动与融合、大学普及下对技术院校通识教育的反思、反思现代性的教育诉求与生命教育的理念、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时代的通识教育和各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办学经验等6个方面作精彩论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大陆和台湾学者在近年的学术交流中形成一种共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海峡两岸高校面临的共同任务。此次会议交流的20余篇通识教育方面的论文,就是两岸学者的研究结晶,我院将其编辑成册供大家学习交流。

31日晚,顺德区委区政府设宴招待了与会的全体代表。

11月1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我院机电、电子、艺术设计等系的实训室。

此间,省、市、区的新闻单位记者专程来我院采访盛会。

链接:

所谓通识教育,学者们认为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普遍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

通识教育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近的有“博雅教育”、“全人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概念。在我国台湾地区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而被各个大学所接受。在我国内陆始源于1998年的教育部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内对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理想的大学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供参看。

上一条:总结经验 加快发展 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下一条:艺术系学生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上获得优秀奖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东路   邮政编码:528000
收费咨询热线:0757-22327061    收费投诉举报热线:0757-22327209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1413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粤ICP备09215086号
Copyright © 2025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