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校要闻

学院召开党委中心组召开理论学习会议

2007年03月22日 00:00   学院办公室宣传教育中心   点击:[]

              罗勇武副院长、陈粟宋副院长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月21日下午,学院党委中心组召开理论学习(扩大)会议,集中听取了罗勇武副院长所作的《“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辩析》和陈粟宋副院长所作的《依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浅谈素质教育要求下的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党委委员、各党总支书记、各系主任参加了学习会。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陈智主持。

  罗勇武副院长从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谈起,并从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思想的源起与背景的比较中得出,在产生背景与指向对象上,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两者是有区别的:从产生背景来看,通识教育有着更为宽广的国际历史背景,是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而素质教育则仅仅是针对我国教育状况与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从指向对象上来说,通识教育仅仅针对高等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则有着更为广泛的对象,针对的是全体国民和各级各类教育,而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又体现了共同的教育本质,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都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罗勇武副院长认为,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认识出发,学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思想的全面贯彻是学院,而“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途径,工学结合则是“产学研结合”。

  陈粟宋副院长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谈起,认为该学说的本质意义和基本精神与我们今天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所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相一致的。因此,加强素质教育,践行通识教育不仅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需要,业是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随后,陈粟宋副院长重点谈了目前通识教育实施中的困难是高成本性和迟效性、师生积极性尚不高、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据此,实施通专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出全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有利于发挥大学的主体性,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从而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近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上一条:齐学雷锋精神,共建和谐社会
下一条:加强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东路   邮政编码:528000
收费咨询热线:0757-22327061    收费投诉举报热线:0757-22327209
粤公网安备 44060602001413号 / 信息产业部备案:粤ICP备09215086号
Copyright © 2025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 版权所有